zhongyi 发表于 2016-12-10 10:34:20

群众工作基本方法

      扬州易众管理咨询培训网编者按:各自为战,精英化思维,致使很多企业很难突破发展瓶颈。办厂就是办人,道莅天下、发展组织是企业突破发展瓶颈的关键(中小微企业组织发展,可以参见扬州易众管理咨询培训网中小微企业组织架构图)。群众工作是无产阶级政党的灵魂,不管是布尔什维克还是中国共产党,只有让各级支部成为群众中真正的“核心”,党才会有无穷的战斗力。
      党组织的发展壮大,本身就是群众工作成功的重要标志。上海党组织在抗战时期获得了很大的发展,到1945年抗战胜利前夕,上海共有共产党员2623人(未含教委、文委系统的党员数,加上两委人数,当在2850左右)。其中工委995人,职委768人,学委784人,警察130人。上海党组织也得到了恢复、发展和健全,建立6个系统的党委,下属33个产业或地区党委,160余个基层支部。郊县党员达600余人,有7个县级工委。
         抗战时期,上海的基层党组织在漫长而艰苦的奋斗中,在开展群众工作方面形成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群众工作策略。
       【共产党员的三化、三勤】
         “三化”即职业化、社会化、群众化;“三勤”即勤学、勤业、勤交友。
      扎根社会的关键,就是要求党员能够在外在的形象上和内在的感情上融入群众之中。有的党员深入国民党政府、军队、党务、财务经济部门;有的深入教育界,掌握中小学领导权;有的活跃在文化界和科技界;有的甚至打入帮会组织,当上头目,从而开辟了群众工作的广阔阵地。
       这两个策略其实是吸取了以前的教训的而得来的——土地革命时期,许多党员过着领取组织津贴的机关化生活,并不与群众共同生活,这也是他们难以切实融合到下层群众中,且机关一遭破坏较多党员被抓的重要原因之一。
       策略的具体要求体现在三个方面:
       1、深入基层,掌握生产、生活及学习上的本领
地下党员在以普通群众的面貌进人社会基层后,在工厂企业里,必须是兢兢业业、精通技艺的生产能手、业务骨干(这点和党组织对党员的“高要求”是没有冲突的);在学校里,应该是读书用功、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是钻研教学、关爱学生的好教师;在各种岗位上,都是忠于职守、诚恳待人的正派人。这样,深入基层的党员,既能巩固自己的职业地位,同时也因为自己的先进性,表现突出而得到群众的信任和欢迎。在此基础上,通过多种方式广交朋友,团结积极分子,发展进步力量,使自己真正融入群众中。
       2、做好在群众中有影响的关键性人物的工作,起以点带面的作用.基层党员在做好普通群众工作的同时,如能做好群众中关键性、有影响人物的工作,就能起到团结一个人从而带动一批人的作用,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有利于扩大和加深党组织与广大群众的联系。
       3、运用群众社会生活的习惯形式乃至传统形式团结群众,减少接近群众的阻力
成功的革命往往善于利用传统中最受人欢迎的习俗来赢得群众支持。这些传统习俗,早已深人人心,所以它们代表了浓厚的民族精神,更容易唤起民众情绪。
      如南洋中学党员费志融利用社会传统习惯,以结拜“十兄弟”的形式,深入同学之中,与同学经常在一起交流进步书籍,集体看话剧,并以此为核心,开展了全班的群众工作。
      【采用各种形式组织群众】
       恩格斯曾经指出:“在阶级对阶级的政治斗争中,组织是最重要的武器。”
       当时地下党根据各阶层群众切身的要求和痛苦,用各种合法的形式与方式,大量建立以“友谊的、经济的、学术的、娱乐的、互助的、地方性质的、带封建性质的,以至宗教的形态”等当局法令和社会习惯许可的各种公开的、不带政治色彩的群众组织,以把群众最大程度地组织起来。这是抗战时期上海地下党组织群众时最重要的策略创新。
QQ:2814826651          微信及电话:15895763600      
网站:http://www.zhongguoguwen.com      
QQ交流群:322693347      邮箱:zhongguoguwen@163.com
http://www.zhongguoguwen.com/uploads/allimg/c161230/14S05N0Y20-1K06.jpg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群众工作基本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