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承 发表于 2020-1-28 13:16:40

企业老板往往会犯的三个错误

本帖最后由 东承 于 2020-2-9 11:06 编辑

       欢迎您关注江苏扬州易众管理咨询培训网!企业管理咨询顾问,人生健康策划 ,中国式管理实战派,共振管理运行模式专注中小微企业管理诊断治疗,提供驻厂家教式企业管理瓶颈突破和改善方案落地服务。
             ——您的愿望就是我们的努力方向!             

             人才不用花钱 ,庸才成本更高!       
    家教式管理顾问驻厂量身定做中小微企业管理升级的企业管理产品
http://www.zhongguoguwen.com/a/guwenfuwu/133.html (有需求意向的老板可以联系我们看现场交流)              

    企业老板往往会犯的三个错误    同样是企业,有的管理是得心应手,有的则是费心劳神很是辛苦,好多企业管理者对此百思不得其解,总弄不明白管理的差异在哪里。同样是企业、同样是一样的实力、一样的高学历人才、团队管理的效果却千差万别。办厂就是办人,最终的结论还是人的因素较大。有的企业管理者在过去曾经横扫千军,战功赫赫,所向披靡,创造了很多奇迹。但如今却是原地踏步,静止不前,更有甚者企业萧条冷清。即便是过去辉煌的企业家,如今再塑一个像过去一样牛的企业也是难上加难。成功不可复制,成功也可复制。如今从环境、思维、人员、信息等等都和过去不能同日而语。过去的成功模式放到今天早已经时过境迁,物是人非过时了,甚至是自断财路。好比管理类的教科书,三年前适合于企业管理,三年后必然有的理论已经滞后许多。不管你是管理学博士还是管理学教授,不学习同样被时代所抛弃。没有一种知识永远适合于时代,也没有一种管理模式一成不变。    一、作为现代管理者的老板,不要种了别人的地荒了自己的田。    在网上流行着一个段子说的很有意思,世上三件事:一是“自己的事”,二是“别人的事”,三是“老天爷的事”。烦恼来自:忘了“自己的事”,爱管“别人的事”,担心“老天爷的事”。    要开心很简单:做好“自己的事”,不管“别人的事”,别想“老天爷的事”。细细品味小小段子蕴含着人生哲理,放眼四海用在任何地方都有指导意义。尤其,如今用在企业管理方面恰如其分。其实作为企业的管理者其基本的素质要有情商,我们不难发现一些企业管理者自持职位高而不做自我约束。对于一个真正在企业工作过人,他们最明白和懂得如何做人和做事,说的通俗一些就是最基础的流程。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就是这个道理,其中部门之间的协调和沟通尤为关键。有些管理者有智商无情商,或者说有学历无阅历。现实中类似越级管理越权管理越部门管理屡见不鲜,看似小事其实不是小事。   中国有句俗话: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意思是说:一个小小的蚂蚁洞,可以使千里长堤毁于一旦。比喻小事不注意会造成大乱子。大家可能都读过《列宁与卫兵》的故事:列宁进克里姆林宫时,卫兵洛班诺夫不认识他,一定要他按规定出示证件。与列宁一起来的那名随从想上前说出列宁身份,让卫兵立即予以放行,被列宁制止了。列宁掏出了证件,卫兵从证件上知道眼前这人就是列宁时,他脸红了,连声说“对不起”;列宁亲切地对他说:“你做得很对,任何人都要坚守制度。”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企业管理要有规矩更要讲规矩。不是因为谁的职位高谁的权利大就乱了章程,搞特权,搞自我崇,拜唯我独尊。对不是自己分管的部门和工作随意插手,总喜欢指指点点发号施令,弄得上下都不协调更不和谐。专业人做专业事,每个部门都有各部门的职责,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职责。    A县里的县长不会去管B县里的事情,一个分管后勤的管理者去对市场人员安排工作显然有悖常理。至于各部门做的好于不好,是人力资源部门考核,而不是任意的一个领导说你好,你就好,说你不好就不好。俗话说假话说上一万句就成真的了,有些管理者过于谦让就是懦弱。他们害怕被同级或者级别高的管理者去到老板那里打小报告,其实这种担心在私营企业是有的,第一次老板不相信,N次后自然信以为真不去,那么结果只有一个就是黑说成白的。其实管理很简单,就是有好合适的人做好合适的事。   人无完人一个人不可能是通才,对各环节一清二楚,了如指掌,所以要各负其责,专业人做专业事。定位不准确,摆不正自己的位置,就会出乱子,在其位谋其政,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这是游戏规则。做好自己事管好自己的份内工作就OK了,总喜欢对别人指指点点只能说是不懂什么叫管理。企业管理无疑就是管人、管事、管自己,所有管理都要围绕一线服务。围绕生产实际,抓质量重点,研讨质量短板,制定改进措施,在解决问题上下功夫、做文章,通过“比标准、查原因、定计划、干实事”提高工作质量,提升产品品质,提升企业整体的发展质量。从每个岗位,到每个人各有不同。在大环境下总的宗旨目标是一致的,每个部门每个人如一颗颗珍珠,需要一条线把他串成项链。这条线必须是智慧的线、勤劳的线、凝心聚神的线,人人都是闪光点,人人都是螺丝钉。大海之所以能称之为大海,因为他有海纳百川的胸怀,高山之所以能成高山,因为有周围的事物衬托。质量狭义上讲是产品的质量,广义上讲就是工作、态度、作风、认识、等。提升工作质量没有局外人,每个人的工作质量构成企业总体的业绩。好比一个人感冒发烧要及时诊治,要及时吃药。如不治疗病情就会蔓延就会加重病情,即便一时的侥幸好了感冒。但坏的习惯不加以改正就会埋下隐患,等待的将是狂风暴雨。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要时刻警示每个管理者,每个部门,每个员工,提升质量就是净化人心,每个人要以“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为基本,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相结合,要查摆问题、开门纳谏,找出“病根”开出“药方”。有一个典故说——魏文王问名医扁鹊:“你们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到底哪一位最好呢?”    扁鹊答:“长兄最好,中兄次之,我最差。”    文王再问:“那么为什么你最出名呢?”                

东承 发表于 2020-1-28 13:19:15

本帖最后由 东承 于 2020-1-28 14:47 编辑

   (承楼上)   扁鹊答:“长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发作之前。由于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铲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出去;中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初起时。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轻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气只及本乡里。而我是治病于病情严重之时。一般人都看到我在经脉上穿针管放血、在皮肤上敷药等大手术,所以以为我的医术高明,名气因此响遍全国。”    事后控制不如事中控制,事中控制不如事前控制,可惜大多数的企业经营者均未能体会到这一点,等到错误的决策造成了重大的损失才寻求弥补。而往往是即使请来了名气很大的“高手”,结果于事无补。提高质量首先要从改变自己做起,自我反思,自我纠正。“心态变,观念变,观念变,行动变”此理放之四海而皆准。一个合格的管理者要做到管好自己的人,做对自己的事,绝不是忘了自己的事,爱管别人的事,担心老天爷的事,而导致种了别人的地荒了自己的田。   二、思维西化的老板总爱拿学历说事    发展中国家应该优先发展管理,才能更好更快更科学的发展经济。过去一段时间,一切以经济为中心,边缘化中国智慧,一阵风的追随西方的东西,造成思维西化。西方化的固有化思维总是拿学历说事,君不见从各类营销界、管理界、政府界论坛上演讲嘉宾都有着深厚的教育背景有着海归、博士学历。给人第一直觉就是牛,就是大咖。他们代表着学历就是开山之石、镇山之宝。不可否认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有着深厚的文化基础,在看问题分析问题方面有着独到之处。我们称之为学者、专家。学历和自身文化修养很难等同,学历和学习力更是两码事。事实证明在某些领域某种行业某些专家的观点和理论是有所偏颇的,和实践相差甚远。我们有好多能人异士因为没有学历而被披上“伪专家”“伪学者”的标签,例如中国的传统中医总是被极个别一些有着博士教授头衔的学者质疑甚者不屑一顾。正如“中医救命无功,西医杀人无过”因为什么造成的?是从认识上态度上骨子里面孕育着这种元素。究竟这些我们有没有被误导的嫌疑,博士就能看好病就一定比没有上过高等学府的中医老大夫好吗?教授所有观点就一定都正确吗?总带戴着有色眼镜看人难免看走眼。放在企业管理也是同样道理,硕士、博士在管理方面不见得比别人胜出一筹,管理是以结果为导向,俗话说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事实胜于雄辩。我们每个人应尊重知识更尊重文化,但知识不等同于文化,但文化包含着知识。    三、作为有丰富经历的老板别总拿经历说事    如今是一个浮躁的时代,每一个人都很浮躁。很难平静一颗骚动的心,总有喜欢吹牛,喜欢浮夸,喜欢夸夸其谈,更喜欢高高在上的感觉。有的人总说老子当年怎样怎样,什么我是名牌大学毕业,什么当年如何如之何等等。其实这也是一种病态的符号,过去的终归要过去。企业管理者要铭记过去,展望未来。好的经验要消化吸收,过时的做法要及时纠正及时在脑海里清除残余的记忆。环境造就人,人也能改变环境。有些管理者很郁闷觉得自己很厉害,为什么换了一家企业就不厉害了。以前在大公司一呼百应,身处高位,管理的井井有条,可是换了一家同样的企业,或者更小的企业,怎么无用武之地了。有一位广东的朋友,曾经在世界500强的上市公司担任高管,后被一家民营企业年薪近千万挖走。他上任后大刀阔斧对企业进行优化,但一年后企业千疮百孔,业绩一落千丈。自己郁闷,企业老板更郁闷,觉得大公司来的高管也不过如此,以前只是传闻如今却成了传说。对于自己而言,他就是搞不明白,有着高学历,高能力,大公司管理经验的他却败在名不见经传的小企业里。我对他讲:关键是自己没有及时调整心态。私营企业是一岗多能,在大公司,虽然自己是企业高管,但管理是一个萝卜一个坑,一切都是制度化和流程化,而小公司却总是事无巨细,什么都要自己想到和做到,必须亲力亲为、结合企业实际用心发展组织,优化流程。成功不可复制,不是空穴来风,更不是消极的抵触,中国有句俗话入乡随俗。   作为现代企业的老板要认识到位,心态到位、学习到位、执行到位,不要刻意的寻求什么,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多视角去观察去学习去领悟,管理没有定式管理,只有传承后的创新,保持拥抱一颗乐观的心及锲而不舍的开拓精神,积极向上的,代表正能量的,都要去接受去改变,唯一不变的是变化,无为而治才是管理者的精髓。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企业老板往往会犯的三个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