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7-2-2 12:17:06
|
显示全部楼层
欢迎您关注扬州易众管理咨询培训网!企业管理咨询顾问,人生健康策划 ,中国式管理实战派,专注中小微企业管理诊断治疗与培训。
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应以发散性思维为先导。中国有句古话叫“敢想敢做。”可见,“想”也就是思维,于人于事都是至关重要的。所以,要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必须以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为先导。
创造性思维应以学生创新精神为宗旨。首先要鼓励学生多疑多问。有些学生爱提钻牛角类的问题,甚至是课文以外的怪问题。对这类现象教师应联系实际,做好合理的答复,不要训斥、应付、搪塞或轻易否定。因为,学生的思考大都来源于生活,学起源于思,思源于疑。古往今来,多少实例都可以证明科学发明与创造正是从有疑问而问开始的。因此,教师上课时要尽量提出有针对性的疑难问题,启发学生去思考和探讨。例如:在讲自然第九册《热空气》时,我先让同学们把课文看一遍,并没有给大家说出本课的结论,只是问道:“人们做的天灯为什么能上天?这是运用了什么原理?”这时,大家都沉默了,大约两分钟过后,同学们开始发言了。有的说,可能是火把灯送上去的,有的说可能是风把灯吹上去的……总之,说法不一。这时,我就鼓励大家结合课文内容冷静思考。过了一会儿,有不少同学都纷纷发言,大部分同学的答案是“运用热空气轻,会上升”的原理制作的。我对大家的回答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鼓励大家去做一做,同学们都非常高兴地接受了。这件事对我的感触很深,只有启发学生多思,才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作为教师一定要给学生创造思考的条件,提供思考的机会,千万不能扼杀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其次,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过程中,要鼓励学生敢于想象,想象并不是幻想,而是依据客观实事,借助科学的力量去实现某种愿望或达到某种目的。
再次,还应鼓励学生开放合作,俗话说:“一个好汉三个帮”、“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可见,群众的智慧是无法抵挡的。在教学中,教师应给学生更多的讨论和分析的机会,使他们在知识上相互补充,在学习方法上相互借鉴,从而更有效地发挥他们的潜能。
一、激发学生兴趣,增强创造性思维的内驱力。
兴趣是人的一种带有趋向性的心理特征。一个人当他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时,他就会主动地、积极地、执着地去努力,去探索。激发兴趣的方法很多,如加强思想教育,增加学生的义务感和责任心;悬念性的导语,新奇的课堂教学形式,层层剥笋地挖掘课文中的新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之品尝到发现的喜悦等等。
二、鼓励探索求异,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创造性思维有好多形式,如多向思维、侧向思维、逆向思维等等。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当发扬教学民主,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多种思维形式的训练,逐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讲授《一个苹果》的时候,一个学生忽然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一个苹果传了一圈只吃了一小半,那剩下的大半个苹果到哪里去了?”课文中没有交代,老师顺势把这个问题“踢”给学生。大家议论纷纷,提出了好多设想。老师又引导大家对这些想法进行比较、评论,否定了那些不合情理的,肯定了那些新颖合理的。于是,在从“发散”到“收敛”的过程中,锻炼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认识。
在讲《称象》的时候,有个学生问:“曹冲的方法是怎么想出来的?”大家议论纷纷。不得要领。老师有意培养学生的侧向思维能力:“鲁班被叶齿拉破了手而发明了锯,人们由鱼鳔的功能而发明了潜艇;我们看看前几段,想想曹冲可能是受了什么启发?”读书后,有人说,曹冲是受了蠢官员的启发。官员在讲到称的时候,曹冲想,秤杆子有记号,能知道象的重量,我在船舷上刻下记号,不是可以称象了吗?有人说,官员在谈到宰象的时候,曹冲想,把象宰成一块块的可以称量,石头也是一块块的,能不能代替一块块的象呢?虽然结论不同,但都有道理,老师都予以肯定。
还有一次讲《小马过河》,当归纳出全文的主旨“凡事都要亲自试一试”时,有个同学忽然提出不同意见:“老师,有些事是不能试的,有些事是不该试的。”逆向思维,正是产生新观点的大好时机。老师马上问:“请大家说一说,哪些事是不能试的,哪些事是不该试的?”同学们一下子兴奋起来,说了好多。学生的意见和课文的结论结合在一块,一个更为全面的观点就此产生了
三、采用多种教法,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
想像能力是创造性思维能力的一种,思维活动中如果没有想像的参加,智力的开发,艺术的创造,科学的发明就都难以进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想像力的方法多种多样。例如在阅读教学中,教师通过启发引导,把学生的思维带到作者所描写的意境中去,使之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在教《月光曲》时,教师先打开录音机,让学生欣赏《月光曲》中表现大海平静的一段音乐,启发学生边听音乐边想像大海的平静和美丽。然后,再播放《月光曲》中表现海面上波涛汹涌的一段音乐,让学生继续想像:海面上发生了什么变化?波涛汹涌的具体情景是怎样的?最后,让学生把整个乐曲连起来听一次,启发他们边听边想像:贝多芬在弹这只曲子的时候,开始是那么优美平静,后来为什么发生了那么大的变化?当时贝多芬是什么样的心情?这样,课文为想像训练提供了材料,想像训练又使学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和对人物感情的体会。
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创造性复述,续编有悬念的故事结局,编演课本剧,看图说话,想像作文等方法来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
四、开展创造性的课外活动。
创造性课外活动是指学校在正式课程以外,为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而实施的各种有意义的教育教学活动。如编故事、演节目;写日记、出书办报;知识竞赛、脑筋急转弯;剪纸、折纸、雕塑、拼贴等手工制作;开展“当我长大了”、“假如我是……”主题演讲会;为班级、学校或村镇出谋划策,规划一所学校、游乐园、街心花园,并做出模型、绘出草图等等,都属于常见的创造性课外活动。组织指导这些课外活动的时候,教师一定要转变观念,尊重学生的个性,珍视学生的创造,千万不要用一个模子去套所有的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或活动结束后,教师要及时总结,表扬那些富有创意的观点、作品或行为,让学生养成开动脑筋,创新求异的思维习惯。
欢迎您关注扬州易众管理咨询培训网!企业管理咨询顾问,人生健康策划 ,中国式管理实战派,专注中小微企业管理诊断治疗与培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