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众问问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管理 健康 服务
查看: 2105|回复: 0

家长应谨慎对待孩子作业太多

[复制链接]

100

主题

144

帖子

59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91
发表于 2020-1-29 13:37: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明春 于 2020-1-29 13:39 编辑

       欢迎您关注江苏扬州易众管理咨询培训网!企业管理咨询顾问,人生健康策划 ,中国式管理实战派,家教式共振管理运行模式专注中小微企业管理诊断治疗和培训。
             ——您的愿望就是我们的努力方向!                 

             人才不用花钱 ,庸才成本更高!           
    家教式管理顾问驻厂量身定做中小微企业管理升级的企业管理产品
http://www.zhongguoguwen.com/a/guwenfuwu/133.html
   (有需求意向的老板可以联系我们看现场交流)
       家长应谨慎对待孩子作业太多
      遇到孩子作业太多的时候,建议家长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孩子的情况,正确应对。
  一、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家长和孩子对升学以后的变化都要心中有数,有备无患。遇到听不懂的课、不会做的题、考试不及格、作业量增加等,都是正常的,人人都有一个适应期。千万不要惊慌失措,更不能失去信心,无论遇到什么情况,家长都要为孩子鼓劲。
  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根据学习内容的变化调整学习方法,学会合理安排时间,提高时间利用率。听课不能满足于听得懂,要多思考,知识一定要及时消化;课堂没有听懂的,课后及时问老师。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学会听课,及时复习巩固。
  三、不必纠缠个别难题。遇到作业太多太难,一定及时向学校老师和领导反映。对于难题应认真思考,但不要在某一个问题上纠缠,实在不会做就不做,等待老师上课时讲解。帮助孩子提高学习效率,一旦发现孩子的学习方法有问题,家长切不可过分指责,当务之急是想办法帮助孩子改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
  1.创造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以便让孩子集中精力尽快完成作业。有些孩子喜欢一边玩一边做作业,为了帮助他们改掉这个坏习惯,家长应该给孩子做出好榜样。在孩子努力学习的时候,不要当着孩子的面儿看电视。如果孩子在看书,家长们也不妨拿起报纸和书本与孩子一起充充电,如此可以创造出一种热爱学习的家庭氛围。
  2.合理制定作息时间。让孩子明确什么时候可以尽情地玩。什么时候必须专心地学习,养成劳逸结合的好习惯。
  3.不指责、不抱怨。就算老师留的家庭作业确实过多,家长也不能当着孩子的面儿抱怨老师的不妥,而是应该强调家庭作业的正面意义,以免刺激孩子的厌学心理。
  4.万万不可替孩子写作业。当孩子遇到不会做的题目,与其直接给出结果,不如用循序渐进的问题引导他们自己找出答案———很多时候,孩子无法解答一道题的原因仅仅是因为没有充分理解题目的意思。通过这种方法,孩子学到的就不仅仅是一个答案,而是找出答案的解题方法和思维方式。
  5.掌握必要的写作业技巧。有些孩子和家长总认为作业一定要有大块的时间去做,比如自习课或者回家后再做作业,其实则不然。
      如果老师留的作业实在太多了,这是家长最为难的时候。在来不及与老师沟通的情况下,我们可以让孩子选择性地完成作业,并在作业本上注明孩子是经过家长同意才这样做的———这样总比一样都完不成好得多。但前提必须是孩子已经百分之百努力过,而家长也已经和孩子讲明道理,并肯定孩子已经掌握了老师要求的相关知识。
       找老师和学校谈谈
  当然,没有哪位家长喜欢频繁出入班主任和校长办公室,但是假如沟通不及时,孩子可能因此开始厌倦学习,甚至对自己的学习能力产生质疑。因此,如果孩子经常为了无法按时完成作业而苦恼,在安抚孩子焦躁和挫败感的同时,家长有必要与老师进行充分沟通。
   在这种情况下,建议家长采取以下步骤:
  首先要做好必要的调查工作:登录学校或教育部门的网站,查看学校布置家庭作业方面是否有原则性规定。如果有,家长对孩子每天完成作业的时间,以便确认作业是否过量。
  与其他家长沟通:如果你认为目前的作业量确实过多,在拜访班主任之前,不妨和孩子同学的家长聊聊,看看别人是否也有同感。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联合几位家长一起向学校反应更能引起学校的重视。比如,各课老师之间缺乏统筹协调,经常出现作业扎堆情况等。
       私下与班主任交流:如果你认为有必要和老师当面谈谈,建议采取一种非正式的合作方式与老师会面。这样,老师就会明白你此行目的是为了帮助孩子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而不是来质疑他的教学水平,有利于双方心来气和地把事情说清楚,以便更好的解决问题。
       欢迎您关注本文!感谢您的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易众问问 ( 苏ICP备15061653号 )

【网友发言仅代表作者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站观点】

GMT+8, 2025-5-5 02:32 , Processed in 0.136329 second(s), 21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