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7-2-1 07:57:19
|
显示全部楼层
欢迎您关注扬州易众管理咨询培训网!企业管理咨询顾问,人生健康策划 ,中国式管理实战派,专注中小微企业管理诊断治疗与培训。
让我们选取书中同一课例的对比来谈谈。《丑小鸭》一课,其中一位老师通过课件展示、想象说话、角色扮演等多种手段,来展现丑小鸭当时如何的不幸。老师这样设计,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体会到丑小鸭身处逆境,毫不气馁。但评课者感觉到,孩子们在淋漓尽致、高度投入地表演“欺侮、嘲笑、讥笑”丑小鸭警方,内心深处体验到的很可能是一种莫名的“快意”。因为在孩子们表演如何“欺侮、嘲笑、讥笑”丑小鸭时,老师只字不提这样做与道德标准不相符合之类的话。如此“感悟”,学生“悟”出来的可能是如何欺侮他人,而不是如何面对挫折!孩子体验到的是丑陋而不是美感,由此可见,我们老师在开展教育活动时也不能顾此失彼。
还是《丑小鸭》一课,另一位教师的责任在于帮助孩子从最美好的角度,想象人类的前途、追求生命的意义。教育的首要任务不是批判,而是建设;不是展示罪恶,而是将一颗爱与尊严、理想与诗性的种子悄悄种植在孩子们阳光灿烂的心田。老师能通过一次又一次的“丑小鸭,我想对你说……”唤起了学生的真诚、善良、尊严、虔敬、悲悯等美好的禀赋。我们必须让学生在语文课堂里,听见这充满人性的庄严声音,将人类最有正面价值的精神财富提供给下一代,让他们学会体验爱与尊严、体验善良与和平、体验诚实与虔敬、体验仁慈与怜悯。
以上对比分析的目的,不是一个劲批评那些遗憾的课堂,而是说明遗憾与困惑的课堂永远存在。当下,我们的语文课还在质疑与困惑中踯躅——也因此,这本书呈现了教学的“遗憾”。有遗憾就意味着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就我来说,即便在语文课堂研究中有点突破的话,课堂的问题仍然深深地困扰着我。
虽然各种原因很多,有一点我是一直坚定的——不管某一阶段提倡什么,最要紧的是修正,是拥有特色,形成课堂风格。想想自己,从性情上说,感性多,整体敏感,这使得在思考问题的时候,会更从经验的角度出发,教学出来的效果也是以情感动人的特点更明显,这也不错。可,由于研究教学,在追求完美的历程中,正视一个个遗憾。
想起教授姚淦铭对“生”的解读。生下面的一横是大地,种子种下去,中间的一竖是一棵小树。一撇和一横是树杈,是借用了一棵小树苗的成长。家里养个宠物狗,不叫“狗生”。家里养个宠物猫,不叫“猫生”。家里养一只鸟,不叫“鸟生”。农民养了一头牛,不叫牛生,养了一头猪,不叫猪生。养了一匹马不叫马生,而都叫“畜牲”。只有人,叫人生。这就是人之为人的万物之灵。
因此,你要对得起人生这两个字。课堂上,要成长,要开花。为什么,有的人,连花都没有开过;有的人,开了花可不结果,就谢了;而有的人结了果,但结果也有大有小,结了大果那叫硕果,只有一个硕果算不得大成功,硕果累累,桃李满天。
一句话,课堂是一个值得我们好好经营的地方,是我们人生修炼的道场。课堂就是一本人生的大书,自己写来大家读,有的章节很精彩,有的段落却模糊。不说什么无怨无悔,不说什么十分满足,只知道赢在课堂,就是赢得人生。于是,你会跟着提供不同案例的教师们一起唱起:“……在路上,用我心灵的呼声;在路上,是我生命的远行……”
欢迎您关注扬州易众管理咨询培训网!企业管理咨询顾问,人生健康策划 ,中国式管理实战派,专注中小微企业管理诊断治疗与培训。
|
|